DV-Alert Workshop (27.11.2024)
給自己報名了Domestic Violence的課程,除了在工作上有需要外,主要也是想讓自己對家暴能有更多一些的了解。畢竟自己也曾是家暴家庭,過去看老公對著孩子們的種種暴力,持續好幾年都沒能了解自己正在經歷些什麼,真正走過來後,才發現自己心臟真的很大顆。
這場工作坊是只開放給在相關領域工作的第一線人員,由於是屬於與原住民相關的家暴內容,報名後還必須經過確認實屬與工作有關,才能來上課。我因為每週辦理多元文化Parent Group,偶爾也會有原住民媽媽們來參加,所以希望能藉由這個工作坊,學習到正確的回應方式,並保有自己的界限,不要讓自己受傷。
暴力的形式有很多種,總共有九項:言語、情緒、經濟、文化、性、跟蹤、系統(利用政府資源)、科技、生理。暴力的共通性即在於權力、控制與恐懼這三項。主講者非常強調self care,畢竟若自己都無法照顧好,又怎麼能去發掘他人的需求?尤其站在第一線的人員,必須取得對方的信任,要有足夠的同理心、知識與技能,能保持界線,有良好的溝通應變能力等等,這些都需要保持在良好的狀態時,才能發揮功效。
我一直想到自殺的Ruben。他處處為人著想,當自己的精神狀態亮紅燈時,卻沒有去處理而導致了悲劇。我也在想,他是否受到了任何形式的暴力?也許我們這些外人並不知情?
來參加課程的人有醫生、在mental health相關領域工作的人員,諮商師、social worker/support worker等等,好像只有我跟其他人不大相關似的…畢竟我還是專精在kid’s arts & crafts (自介時我也這樣說),只是現在多了一項Multicultural Parents Group。對社區活動與服務,我還是幼幼班,要學習的還是很多,很慶幸能用這個機會學習與成長。
課程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為了這兩天能去上課,我叫老公請假在家顧小孩,也很感謝老公願意配合,並當了家庭煮夫。今天的菜單上有炸雞、炸花椰菜、炸香菇、薯條、炸蔬菜丸,甜點是三層巧克力起士蛋糕。真是太幸福了!
其實在上課時,不時會想起以前老公的暴力過往,有些話實在很傷人,像是要我滾回台灣之類的。現在對暴力的認知大幅提升,知道自己的權利,也在課程中了解到兩性不平等是暴力種子的根源。我就在思考,為何地球是被設計成要有兩個性別?如果大家都同性的話,是否就比較不會有暴力的產生?內在的聲音告訴我,要多元才會有挑戰性。也許地球的遊戲就是這樣,要我們去打破窠臼,完成平等,不論任何條件。
僅兩天的課程,我已經在期待明天的學習。兩天感覺不太夠,學習永遠不夠。
感謝今日的體驗,全家人平安健康,二女兒有點發燒、肚子痛,希望能趕快好起來。享受明天最後一天不用當媽的日子,也挑戰老公扛起所有的責任(購物、家事、廚務、接送孩子等等)。感謝生命來到了一個平衡,希望能順著這股順流,把自己帶到最佳理想的狀態上,讓我的服務能達到最大化。
-------------------------------------
去年回顧:新。日記。339 做父母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