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親愛的男友帶我去后里騎腳踏車
很久沒騎鐵馬的我,很是興奮
我們先在后里火車站的奇典車行選擇腳踏車種
本以為我們會選擇協力車的(因為長這麼大我都還沒騎過協力車)
後來男友和我分別選了登山車和公路車
也算是藉由這次的騎乘機會
好好體驗一下兩輛車的差別,以作為日後的購車依據
去程,由我騎公路車,男友騎登山車,回程我們互換
我們沿著店家偷噴在馬路上的綠色箭頭,先行來到了后豐鐵馬道
時間是下午兩點多,氣候非常的舒爽宜人,一個很適合騎腳踏車的天氣
后豐鐵馬道沿途的風景非常的美麗
印象最深刻的就屬九號隧道、出隧道後的鐵橋,和在鐵橋端的酒廠了
九號隧道是舊后豐鐵路隧道
騎腳踏車進隧道時會非常的興奮
因為你不知道在這深黑的隧道裡有什麼在等著你
從隧道口往前望出去的景象就是一張很棒的構圖
在拱形隧道的上方,有一顆顆圓形的燈罩
隨著向左微彎的路段平行,呈現出美麗的弧度
我和男友慢下腳步,讓腳踏車徐徐前進,想用心體會這難得的場景
但後來實在是冷到受不了了,只好加速前進
隧道內的清涼待久了,還是會令你感到寒意
尤其某些特別路段,還會賞你幾滴沁涼的滴水
滴水毫不留情的溜進你的頸部或背部,像極了調皮的小孩
在炙熱的夏天偷襲你的後領,冷不防的將冰塊一窩蜂的給到進去似的
出隧道時的美景與喜悅更不用多說
我一直都覺得長隧道有一股很神秘的力量
因為不論哪一個長隧道,只要近隧道出口,外面的景象都會變的加倍美麗
就像催眠可以讓吃檸檬的人感到甜美般的神奇
也許是長隧道內的幽靜與黑暗可以讓人沉澱心靈
同時也醞釀出一股與期待相對應的害怕感
所以在出隧道時,才能讓人感到興奮,並且覺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九號隧道出口即是懸在大甲溪上的花樑鋼橋
你可以注意到橋上的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微笑
出隧道後的賞心悅目和愉悅感是很動人的
特別當你的腳下就是壯闊溪流的時候
在花樑鋼橋上享受微風,是騎腳踏車經過時必停駐的動作
橋的那一端,是一座歐式建築的酒廠
我們只稍作停留,欣賞了一下這棟建築物就繼續往前了
(這才知道前頭還超多美景的呢)
沿路上有太多美麗的風景,每一處都清洗著我俗世的心靈
我們在后豐鐵馬道近尾端處的豆花攤叫了一碗冰涼的豆花稍作停駐
隨後即轉往東豐綠廊道
東豐綠廊道的鐵馬道全程都以紅色的PU跑道做鋪路
所以騎車的時候絕對不會迷路,而且非常的安全平穩
對我而言,如果后豐鐵馬道的美景有100分,
那東豐綠廊道絕對是它的10倍!
而且綠廊道之所以稱作綠廊道是相當的名符其實地
我真的非常喜愛一條筆直的路上
兩旁有大樹垂下的綠蔭拱門等候人們大駕光臨
也愛那幾株盛開的粉紅櫻花樹,三三兩兩現身於前的視覺感受
馳騁在東豐綠郎道讓我有身在花蓮的感覺
綠蔭拱門讓我憶起在前往壽豐鯉魚潭的路上也有那麼一段綠廊令人陶醉
鐵馬道兩旁的雞鴨人家在花蓮是家常便飯
而車道行經的梅子園
則讓我想起東華大學後門學生住處「新世紀」兩旁各式各樣的果菜園
我有點遺憾在花蓮唸書的那段日子
沒有認真的去享受、看待騎腳踏車這件事情...
東豐綠廊道比后豐鐵馬道距離還來的遠
當我和男友在東豐鐵橋停駐休息時,即打算不再繼續騎乘下去
本來說好,往前騎遇到的第一個上坡就回頭
沿路上又因不捨兩旁的美景就繼續踏了下去
看著地圖上的終點,就差那麼一段,就這樣調頭似乎又讓人心有不甘
於是我從10K嚷著騎到11K就好,又半哄半騙著男友騎到終點12.3K
這一段真是所有路段裡最艱辛的一段!
那種必須不斷鼓舞自己踏向終點的毅力和決心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
而這也是環島者所需學習的第一個課題吧我想
回程,我改騎登山車,登山車的抖動真讓我大感不適
也讓我在心裡偷偷的下了一個決定,我一定一定要買公路車!
回程也是很艱辛的,因為大腿開始會抗議了,一路上不停的發痠
當人又餓又累的情況下,實在是沒有心情再去欣賞沿途的美景
只想趕快騎到終點
所以當中途男友提議繞去情人木橋甚至半路上買根香腸解饞時
我都是老大不爽的擺著一張臭臉,
沒辦法,久久沒運動突然這樣操了一下,真的是很累哪!
我們必須趕在傍晚六點前過九號隧道,不然到時候隧道關門就糗大了
一路上我們互相鼓勵著彼此,也互相在超車競賽
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騎乘路上有伴相隨的感覺真好!
六點,將腳踏車歸還後,我們搭著火車往下一個旅程行進
騎鐵馬發痠的腿(簡稱鐵腿)在晚上入睡時根本就是一對燃燒的大腿
后里鐵馬行就在不斷的燃燒中火熱的結束!
後記:
本來還不知道該怎麼打這篇文章的,沒想到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長一串...
看文的人辛苦了
當天雖然大腿非常的痠軟
連走樓梯都鐵腿到不行,睡覺也因為痠痛而難以入睡
但神奇的是,一早醒來,卻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
難不成大腿也有所謂的暴風雨前的寧靜??
之前在單車版看了許多騎乘技巧雜七雜八有的沒的
親身體驗後總算是真的融會貫通,尤其對打檔時機及檔數變化而言
雖然沒有相機可以拍攝美景
但透過文字的敘述,也能藉機訓練文筆的構圖功力
當天折算下來,我們一共騎了20幾公里有了呢!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