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idwife 正在介紹生產房,共有兩間。結果我就是在這間生產的唷~

這篇文章是在生產前寫來放在Facebook上與家人分享的,現在把它放上來讓大家也來一同認識澳洲醫院的生產環境

2012/01/11─認識醫院生產環境

        每個禮拜三,我和老公都會去醫院上類似媽媽教室的課,今天是第三次上課了,這一周的內容叫做 “Man’s Secret Business”。這一週去上課的人數少了兩對夫妻,助產士告訴我們,那兩對已經在上禮拜生寶寶了,這個教室的人數將會愈來愈少。想到我下禮拜有可能不能再來上課,心情還真是複雜…
 
        助產士帶我們走到急診室,教我們認識醫院的建築環境, 然後帶我們去看了產後的休息房。可能的話他們會盡量安排一人一間房,但也有機會會是兩位住一間;助產士簡單介紹房內的設施,房內有廁所,可以淋浴,並告訴我們,寶寶將會24小時都在媽媽身邊,母子同床。以我的個性來說,我會希望可以母子同住,儘管再累也無所謂。這一點就很不同於台灣,在台灣寶寶出生後馬上會被送進嬰兒房,雖然和媽媽分離有點殘酷,但媽媽卻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算是各有各的好處,而我是希望我可以抱著寶寶一起睡,觀察新生兒的喜悅。



產後休息房~

        接著我們被帶到生產房,生產房和我想像中很不一樣,我以為生產房應該就會像手術房一樣冷冰冰的,但實際上去看過後,感覺卻非常的溫馨舒適。房內有給爸爸坐的大沙發,房內有廁所、電視機、收音機,助產士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帶任何我們想帶的東西進來,讓孕婦能保持輕鬆愉快;包括我們愛的CD,電腦或手機,通通都可以,而且也不限定有多少人可以待在這間房內。

        鄰近床頭的地方,助產士還秀給我們看可以吸麻藥的氣體管子,並告訴我們,若不想吸氣體,也可以打嗎啡那一類的止痛劑,完全看孕婦的選擇。我真心的希望我可以完全不要依賴那些東西,忍得住陣痛,好好體驗生產的過程…

        產房看完後,助產士帶我們到對面的浴室,裏頭有浴缸,並告訴我們說,這是可以做水產的地方,溫度會設定在37度,幫助孕婦減輕痛苦。一聽到「水產」這兩個字我的眼睛馬上亮起來…在助產士介紹完休息房、產房外的飲料設施、熱敷袋的置放處、以及瓶餵母乳處後,今天的課程就告一段落。我抓住機會,詢問助產士關於水產的事情,她告訴我,由於做水產的助產士經驗還不夠豐富,所以有的醫生比較不同意,並問了我的主治醫師是誰。我告訴她,我的醫生說,我在陣痛時想在浴缸裡待多久都沒關係,但是最後要生產時還是得到床上生產。助產士要我留下我的名字和聯絡電話,好做進一步的安排(水產可是要預約的唷!),另外她看了看我的肚子,也說我應該下禮拜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生。

        說真的還滿想體驗水產的經驗。明天要回診見醫生了,目前我的血糖值都在正常範圍,一次也沒有超標,順利的很!希望明天一切平安,要再問問醫生水產的事情了。

後記:結果我根本無緣享受水產~陣痛到後來你根本沒那心思去泡浴缸哩!下一篇再來好好介紹產後休息房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rmy 的頭像
    Shermy

    Shermy=Share with Me 六寶媽日誌

    Sher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