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從小從未被肯定過,導致我這一生一直在追求他人的肯定與認同。

記得小時候,考試考了98分,很驕傲地秀給媽媽看,媽媽只是淡淡地回,「怎麼沒有考一百分?」某次段考,考了全班第二名,興高采烈的衝回家要告訴媽媽我的驕傲,媽媽聽了也只是說「怎麼不是第一名?」

母親的每一句話,都在暗示我「我不夠好」,也造成我內心不斷向外尋求認同的渴望,因為我從自己的雙親身上完全得不到。

父母早年離異,基本上我是由母親帶大的。如果那些放羊吃草的生活不算的話(寄人籬下),母親對我的影響還是深具影響力的。父親對於我就是心裡永遠失落的那一角,我被迫長大。童年裡那份對父愛母愛的渴望也從來沒有被滿足過。

我唯一能記得的,就是很多的淚水,「為什麼爸爸不要我們?」「為什麼我們家這麼可憐?」

國小到大學,我的求學生涯中,想到自己家境的不幸,默默流下的淚水和那些傷心與難過,平均一個月要發作一次,而我一直到現在才知道這是我憂鬱的前兆。

回想每次老公對小孩大小聲、讓孩子大哭、傷透了我的心,我終於知道觸及我內心那塊疼痛的地雷訊息就是「爸爸不愛我」。我花了快四年,四年!!才在今天分析出了答案。

為了不讓我的孩子像我一樣經歷這些,我不斷的教育老公,不管你對他們做了什麼讓他們哭,請一定一定要告訴他們,你是愛他們的,讓他們清楚知道這訊息。

回到需要被認同這件事,我是個很沒自信,但又很有信心的矛盾人種。我的沒自信來自於外在,我的穿著、打扮、種種需要由他人認定的地方;我的有信心來自於內在,我知道沒有什麼事我辦不到的,只要我全力以赴。

我的沒自信一直到來了澳洲才真正的擺脫掉,在異國生活,是我第二度的「被迫成長」。小時候父母離異第一次的「被迫成長」是屬於精神上的();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次的「被迫成長」則是屬於生活上的()。學會自己開車、煮菜、辦事、交際等等。這不難讓我預測,在我的未來中,一定還會有第三次的被迫成長,屬於靈性方面的脫胎換骨。

我的人生藍圖先打擊我的精神層面,讓我對困境的忍受力提升,以應付我在國外第二次成長能順利脫殼。我可以很理性的懷疑,明年當我母親來澳洲與我同住時,就是第三次被迫靈性成長的時候。

如果我在""的成長必須花上近10年的時光陶育,在""的成長為5年,心/=2倍,那麼靈性成長就可以合理的推測為20年的培育。

2016年我將是實歲32歲,我預測自己在52歲時任務即可達成,有機會可以解脫。我知道當我成為靈時,我一點也不會放不下塵世的一切。了解自己只剩下不多的時間,我更要好好珍惜在人世的一切。

今天,我把自己的預測記錄在這裡,20年後,我會再回頭看我這篇文章,來校正自己的準確度。如果人生只剩20年可以活,我還想做些什麼?我還會在乎誰認同我、誰不認同我嗎?

答案就是,我才是那個需要認同自己的人,我知道我很好,我很棒,因為我就是那樣的一個人,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對生命也是,我從不放棄。

------------------------------

昨晚寫了這篇日記,後來再度想想,其實有可能是我母親會磨我20年。也就是說,母親只剩20年在人世的光陰。恩,如果是這樣,那真的是很長的一段靈性折磨,希望我能熬過來..(註:我和母親關係很差,那是我一點也不想去碰的大地雷,但,該是面對恐懼的時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rmy 的頭像
    Shermy

    Shermy=Share with Me 六寶媽日誌

    Sher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